首页 >社会 >

北京跑 越跑越开心

时间:2018-04-17 08:57:56     来源:

4月15日清晨6点刚过,54岁的贾振喜就到达了天安门广场。距离2018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发枪还有不到一个小时,这里已聚集了上万名像他一样前来参赛的跑友。人群还在不断涌入,贾振喜随着人流,几个折返,完成了检录、存包等准备工作,用时约20分钟。顺畅的流程让有着20多年“跑龄”的老贾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始创于1956年的北京国际长跑节,被跑友们亲切地称为“北京跑”,不仅因为赛事本身“京味儿”十足,更因为经过多年打磨,赛事的竞赛组织、后勤保障等多个方面不断迈上新台阶,办到了跑友们的心坎儿里。“业余”比赛也要办出专业性,已经有62年历史的“北京跑”,正在一条追求品质、打造特色的道路上不断发力,也迸发出新的活力。

赛事组织瞄准专业标准

早上7时许,随着一声发令枪响,天安门广场上刮起了一阵“彩色旋风”,两万余名跑步爱好者欢呼着从起点出发,开始用脚步丈量北京这座城市。

天空湛蓝、草色如新。北京的多个地标性建筑一一出现在眼前:天安门、王府井、护城河、雍和宫、元大都城墙遗址……赛事的路线设计极具北京地域特色,让跑友们在奔跑中仿佛触摸到了这座城市的历史脉搏。

56岁的吴洪昌特意从山东赶来参加“北京跑”比赛。早晨4点多,天还没亮,他就从旅馆出门,为的就是能提前到达起点,多看一会儿天安门。“第一次来北京参赛特别激动,我喜欢跑步,能跑着看一看北京,太有意义了。”

60多年来,“北京跑”从一项民间赛事开始历经变迁,烙上了深刻的城市印记,也见证了北京城的发展变化。“20多年前我刚开始跑步时,城里能跑步的地方不多,爱跑步的人更少。那时候的比赛基本只能围着天安门、西单、什刹海这一圈跑。现在路线变长了,沿途景观丰富了,人们对体育健身的热情也越来越高。”贾振喜说。

随着路跑运动火遍全国,历史悠久的“北京跑”也在不断升级改良。2016年,赛事正式升级为半程马拉松,2017年,升级仅两年的赛事获得了“2017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的称号。2018年的“北京跑”不设奖金,也不邀请知名选手,旨在继续为广大跑友搭建交流与展示的平台。

北京市体育局竞赛管理中心主任邵晓军表示,“北京跑”主要面对广大业余跑步爱好者,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在竞赛组织和服务保障等方面,比赛都会以专业赛事为标准,力争让每位参与者都有好的参赛体验,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服务保障继续优化提升

这次半程马拉松,来自北京161中学的教师李想跑出了2小时18分的个人最好成绩,比预期快了10多分钟。而更让她难忘的,是整个比赛过程的方便顺畅,让她这个初次参赛的新手没遇到什么不便之处。

成为“金牌赛事”的第二年,“北京跑”在路线设计、服务保障、医疗安全等方面继续优化提升,跑友们的安全和体验是赛事发力的重点。开赛前三天,组委会就开始陆续发放装备,并提前进行了对参赛者的人脸识别信息采集工作。去年的比赛首次采用这项技术,但是由于缺乏经验,过程并不流畅。今年,组委会吸取了经验教训,将信息采集的过程提前,让跑友在入场时可以更加快捷。

比赛当天,两万余人从40个通道进入起点区,40台识别机一早就准备妥当,只需人在机器前稍作停留就可以顺利入场,大大提高了效率,避免了拥堵现象发生。“进场时虽然人多但很有序,等几分钟就进来了,沿途的补给站也比较多,没有出现特别口渴的情况,而且一个站点会有很多桌子,不会因为人多拥挤。”李想说。

考虑到参赛人数众多,组委会在赛道沿途安排了密集的补给点,并在路旁设置了充足的厕位。在医疗保障方面,“北京跑”今年采取了五级医疗体系进行保障工作,安排了150名医疗志愿者、50名医师组成的自动体外除颤仪救援队、120名医师跑者、3个卫生服务站、10辆救护车、4辆急救摩托车和75名医务人员,为跑友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鼓励更多爱好者参与

今年“北京跑”在路线上做了细微的优化调整。备受欢迎的“家庭亲子跑”从天安门广场移师到了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大道,场地更开阔,布置更温馨。600个参赛家庭,统一身着粉色T恤,在1公里的赛道上享受着跑步带来的乐趣。

根据规则,“家庭跑”选手与半程马拉松选手同时起跑,并在半程马拉松选手完赛前先一步冲过位于奥林匹克公园的终点拱门。“这是一种特别好的设计,对小朋友是一种激励,让他们可以明白坚持的意义。”跑友胡盈盈说,她3岁半的女儿在比赛结束后仍然在赛事展台旁玩耍,“跑步对于小朋友来说不仅是锻炼身体,更是意志和精神的培养。”胡盈盈说,“参加亲子跑活动,其实也是希望用家庭的氛围影响孩子,培养她对运动的兴趣。”

家庭跑结束后1小时左右,奥林匹克景观大道上,抵达终点的半马选手开始多了起来。每名完赛的跑者都会得到一个完赛包,里面装着奖牌、功能饮料、香蕉、能量棒和毛巾等物品,终点附近,很多跑友开心地与奖牌合影,记录这难忘的时刻。

为了帮助选手尽快恢复体力,组委会在赛后服务方面也做了特别安排。终点区设置了20个冰池,供选手们冰敷治疗,冰池区的旁边,有近1000平方米的补给和拉伸区域,300名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志愿者防护师为跑友们提供拉伸放松服务。这些细节,使得“北京跑”赢得了越来越多跑友的心。

“从参赛选手的角度来讲,更多的是为了不断突破自己,科学参赛的同时又能创造好成绩。”邵晓军表示,组委会的赛事服务一切都围绕着竞赛本身,尽量把过程想得深入些,把工作做得细致些,以保证选手实现他们的参赛目标。“当然比赛中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通过不断办赛积累经验,继续改进和提高。”邵晓军说。


《 人民日报 》( 2018年04月17日 15 版)

头条精选

最近更新